中华岁时民俗与水
发布时间:2014-07-18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随着季节变化改变生产生活的节奏。因而,相当一部分岁时的划定和岁时民俗的形成,都与农事活动相关,如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由于水对农业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不少农事性岁时风俗的划定及形成又与雨水(雪水)有着密切的关联。与水相关的岁时民俗主要有:元宵节舞龙灯、立春迎春鞭春、春社祭社神祈雨、龙抬头节祭龙接龙祈丰年、三月三水滨浴洗、端午节龙舟竞渡、七夕沐浴汲圣水等。这些岁时民俗,无论在其构成因素上,还是深层次内涵上,都主要体现着水与农事的关系,融入了深深的水崇拜的文化因子。
春节(民间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又称灯节。自中古以来,元宵节就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元宵节灯的种类很多,人们往往模仿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的形象做成各式各样的灯,其中龙灯最具节日意义。
龙灯是供舞动和巡游的。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汉代就有记载,到了宋代已成为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节目。“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绘的就是元宵节舞龙灯的盛况。
普通的龙灯,一般用竹、木、纸扎成,分头、尾、身三部分,身分若干节,通常为单数。龙身蒙上绘有龙鳞的彩布,分别由一个个舞龙者持木棍擎起,这时龙就可以舞动了。
龙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司雨水神,我国民俗中至今仍把龙当作掌管雨水的水神进行崇拜。元宵节为一年岁首,也是春节的尾声,过了十五,一年的农事活动便开始了。所以,元宵节舞龙,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无非是想通过模拟龙的动作,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故舞龙时,用作先导的灯牌上常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字样,鲜明地突出了舞龙祈雨求丰年的主题。
据丘桓兴《中华民俗采英录》载,四川铜梁县元宵节的灯会丰富多彩,十分隆重。铜梁舞龙风俗的盛行,除了节日娱乐方面的需要外,还有信仰方面的原因。当地传说,某一天,东海龙王化为一名老者出水求医,被大夫识破。大夫让龙王恢复原形,发现龙王的病因起于隐藏在腰间的一条蜈蚣。大夫从龙王的腰间捉出了那条蜈蚣,经过拔毒、敷药,治好了龙王的病。龙王为了报答大夫的治病之恩,对大夫说:人们若照他的样子造一条龙舞动巡游,能保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则传说说明元宵节舞龙的原始意义是祈求司水之神的龙能及时降下雨水,是龙崇拜的反映。铜梁县等地还有元宵节烧龙的习俗。据当地人的说法,烧龙是为了送龙升天,龙上天后才能行云布雨,发挥其神能。烧纸龙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以毒攻毒的驱旱巫术,每年岁首元宵节的烧龙习俗,则表达了人们希望风调雨顺不受干旱之苦的美好愿望。
湖南省湘西山区一带在舞龙灯时,还要举行一种特殊的仪式。即出灯前,要到江边举行隆重的龙头蚕身灯“吸水”仪式。“吸水”的象征意义非常明显,就是要使龙吸满了水,从而强化其司水降雨的神性,使之在舞动的过程中更能给各家各户带来风调雨顺的好运。
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节是我国民间的又一重要传统节日,而且是专门祭祀龙神的日子。寻根溯源,“龙抬头节”可能是上古“龙见而雩”演化而来。一般来说,过了农历二月二,雨水逐渐多起来,农事活动由此而次第展开。龙抬头节,便是根据这种季节、气候变化现象,为满足农业生产适应气候的需要而设立的节日。
此时正值惊蛰(惊蛰的意思是蛰伏的动物被春雷惊醒)、春分时节,大地逐渐转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在这天抬头活动的。人们认为龙是掌管雨水的水神,龙抬头意味着它从冬眠中复苏,即开始行使播云散雨的职能。为了使龙能够顺利结束冬眠回到人间,并尽快履行起降雨的职责,民间便形成了一系列祭龙和接引龙的俗事活动。各地龙抬头节习俗的内容十分丰富,按其内容可以分为活动和禁忌两大类,其性质反映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与祈求。
活动主要有祭龙、撒灰、击房梁、熏虫、汲水、理发、儿童佩戴小龙尾、儿童开笔取兆、食猪头(龙须面、龙鳞饼)等。
祭龙,是龙抬头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祭龙,即祭祀龙神,以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关于祭龙神,除新疆、青海、西藏等少数省区外,其余各地志书均有记载,尤其是北方各地的志书记载较多。清雍正十三年山西《朔州志》载:“二月二,相传‘龙抬头’,城乡开庙门祭龙神,名为‘引龙’。”民国四年河南《永宁县志》载:“(二月)初二,祀龙神。”清乾隆四十八年陕西《府谷县志》载:“二月二日,俗名‘开庙门’,龙神庙封羊以祭。”又据高占祥主编的《中国民族节日大全》记载,受汉族的影响,二月二这一天,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祭龙的习俗。如云南施甸县布朗族有祭龙潭节,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祭祀时,全寨老幼聚于选定的龙潭(水潭)边,向龙潭里的“龙王”和龙潭边的“龙树”献上饭菜等祭品。乐手们吹起唢呐、芦笙,以唤醒龙王,其他人则围绕龙潭走三圈,然后巫师开始主持祭祀仪式,口念祷词,祈求龙王赐予风调雨顺,并保佑全寨人畜平安。青海互助县土族,每年农历二月二要在龙王庙举行盛大的祭龙庙会。届时,人们带上香烛纸钱和农副土特产品来参加集会,祭祀仪式结束后,还要进行商贸交流活动。黑龙江赫哲族每年农历二月二要过青龙节。届时,要用春节杀猪时留下来的猪头敬奉龙神,祈求全年风调雨顺、渔猎丰收。
撒灰,是龙抬头节节日习俗的基本内容。撒灰的目的是以撒下的灰线引龙回归,称“引龙”。《帝京岁时纪胜》说:“二月二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民国二十三年辽宁《奉天通志》载:“人家晨起以灶灰撒院中,左右作大圆圈,复由堂门撒至大门,延至井堰,名曰‘引龙’。”民国二十八年河北《新乐县志》载:“二月二,煎油餈,熏百虫,以灰撒地,自井灶至卧室,谓之‘引龙’。”清乾隆四年河北《天津县志》载:“二月初二日,以灰末引青龙至门外通水处,复以谷康末引黄龙至家,名曰‘引钱龙’。”清嘉庆十四年山东《庆云县志》载:“仲月二日,曰‘龙抬头’。农家以糠引至井,以灰引至家水瓮间,曰‘引龙’。”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龙抬头节撒灰至井边或者河边引龙,无非是让龙出来行使司雨的神职,按照农时及时播撒雨水。
另外,各地龙抬头节时的撒灰,还具有驱灾避邪和祈求丰年的含义。撒灰于门口或墙脚,目的是避邪御凶。俗信认为二月二这一天,不仅龙要从蛰伏状态复苏过来,而且其他有害动物如蛇、蝎等也要复出,为了防止毒虫对人类的伤害,故撒灰于门口或墙脚。撒灰于院中,作圆圈形,叫做“围仓”(或称“填仓”、“打灰囤”),目的是为了祈求丰年。民谚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因龙主雨水,左右着农业收成,因此撒灰引龙仪式又衍变出祈丰年的围灰仓形式。
汲水,也是龙抬头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古人的观念中,龙为水物,所以引龙又有水引法,以汲水或注水的方式引龙回归。清乾隆十二年河北《赤城县志》说:“二日,各家晨起汲水,谓之‘引龙’。”清乾隆四十七年山西《大同府志》说:“二日,各村疃社醵钱献牲,谓之‘扶龙头’。提壶汲井水注之,曰‘引青龙’。”清光绪元年《吴桥县志》说:“二日,名‘龙抬头日’。咸晨起汲水,谓之‘引龙’。”民国二十九年《武安县志》说:“二日,古中和节,俗称为‘龙抬头’。居民早起,注水缸中,以验龙至(俗以龙至,缸中必嗡嗡作响,否则无)。”让儿童戴龙尾,其俗是以龙的形象来迎接龙的回归。民国二十五年《安达县志》说:“二日,俗曰‘龙抬头’。……用五色布剪成小圆块,以线穿之,中间以细秫秸,作长虫形,戴于小儿衣帽上,名‘戴龙尾’。”为了迎接龙的回归,不少地方还要吃一些应节令的食物,这些食物都被赋予了与龙有关的内涵,如龙须面、龙耳(水饺)、龙鳞饼(薄煎饼)等。民国二十四年河北《张北县志》说:“二日,俗谓之‘龙抬头’。各家皆焚香供神。有食猪头者,谓之‘食龙头’;有食葱饼者,谓之‘食龙皮’;有食面条者,谓之‘食龙须’。”民国二十五年河南《阳武县志》说:“初二日,俗谓是日‘龙抬头’。
家家摊面饨、煎糕食之,为助龙翻身,又谓避毒虫。”此类习俗,各地地方志多有记载。在二月二吃这些与龙形象相联系的食物,都属于接龙活动,包含着人们对龙的敬畏和祈求心理。
围绕着祭龙活动,又衍生出了一些禁忌的习俗。主要有停女工、晨忌挑水等。停女工即停止针线活,主要针对妇女而言。清嘉庆十五年河北《滦州志》载:“二日,为‘龙抬头’……女子停针,恐穿龙头也。”清道光八年陕西《清涧县志》载:“(二月)二日,俗名‘龙抬头’,妇女停作女工,恐伤龙目。”民国二十一年河南《滑县志》载:“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即‘惊蛰节’。是日,妇女停针工,恐刺伤龙眼。”停止做针线活无疑是由崇龙产生的禁忌习俗。妇女不做针线活,便可以回娘家省亲休息,逆女归宁就是由此风俗发展而来。晨忌挑水,这种禁忌主要是为了让龙抬起头来,以免招水旱之灾。清光绪三十一年陕西《绥德州志》载:“二月初二,阳盛之期,谓‘龙抬头’。家家晨忌挑水,恐触龙头也。”民国三十年河北《高邑县志》载:“二月二日,俗谓‘龙抬头’。晨不汲水,食面条,曰‘挑龙头’。”民国二十年山西《永和县志》载:“二月二,谓之‘龙抬头’。早忌担水,俗谓恐担回龙子。”
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当初,这个节日的日期为三月上旬的巳日,故称“上巳”。魏晋以后逐渐固定为三月三日。三月三日的中心活动是水滨浴洗。古人认为这种浴洗能祓除不洁与疾病,称之为祓禊。这种风俗包含着对水的神秘力量的崇拜。
上古时上巳节水滨浴洗活动带有明显的巫术性质。据《周礼?春官?女巫》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曰:“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应劭《风俗通》说:“按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禊者,洁也,故于水上盥洁之也。”可见,沐浴的目的不仅仅是除去身上的污垢,更重要的是祓除附在身上的邪魔,这样就拔掉了身上产生疾病的祸根(古人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邪魔附体所致)。女巫所主持的沐浴,实际上是一种巫术驱邪仪式,而驱邪的工具主要就是水。《后汉书?袁绍传》注引《韩诗内传》云:“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秉兰草,拂除不祥。”沐浴仪式所用草药即兰草,是上巳祓禊者于水滨洗浴时手执之物,其用意也在于“拂除不祥”,即驱邪。《韩诗章句》说:“郑俗上巳秉兰祓除。”举兰草,突出了沐浴的驱邪意义。
周以后,上巳节沐浴除邪仪式,不再是女巫掌管,而是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行为。《后汉书?礼仪志》说:“三月上巳,官民皆禊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宿垢为大洁。”《晋书?礼志》说:“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南齐书》说:“禊者,洁也,言自洗濯也。”据考证,三月三日在水边祓禊的习俗,其原始意义有二个方面,一是祈丰年,一是祈子。祈丰年,即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仲春三月,正是农作物需要雨水的季节,人们到河边举行沐浴、洗濯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祈雨的仪式。《论语?先进》中记有孔子的弟子曾皙说过的一段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舞雩”正是古代祈雨的宗教仪式。沐浴形式配上专门用于祈雨的雩舞,可见其意义在于祈雨。《南齐书》则明确指出:“三月三日清明之节将修祀于水侧祷祀以祈丰年。”祈丰年即祈雨。祈子,即祈求早生贵子。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水被视为具有生殖力的物质,是致孕、助孕的重要工具。三月三日水边的沐浴洗濯,有让身体接触水而获得生殖力量从而感孕生子的意义。据《汉书?外戚传》载:“武帝即位,数年无子。平阳公主求良家女十余人,饰置家。帝祓霸上,还过平阳公主。”汉武帝求子,采用的正是三月三祓禊沐浴的方法。三月三还伴有一些辅助性的祈子活动,如投生殖象征物枣于水中,让沐浴的妇人争食。《太平广记》载有三月三日妇人入水摸石子的习俗,也说明此日沐浴具有乞子的意义。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龙船节、端阳节等。按干支推算,“五五”为“戊午”,“端”即“初”,故而得名。端午节的历史极为悠久,节日风俗也极为丰富,其中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端午节龙舟竞渡,一直盛行不衰。古代龙舟竞渡,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清乾隆四十四年《揭阳县志》载:“端午,汲江水储之,谓之‘节水’,经久不败。自一日至五日,江浒竞渡龙舟,或以花红赏捷者,官府士夫各设酒馔往观。”清嘉庆四年《全州志》载:“端阳,……近水各竞龙舟,或以望日,俗言‘划大十五’。”清光绪八年《孝感县志》载:“五日为端午……竞渡。县内每年造龙舟,谓之‘打龙船’。城六门各造一舟,即以门之方为色,如南门红,西门白之类,各有火船,谓之‘母船’;更有游船,通谓‘采莲’。士女空城往观。水手多不过三十二人,操锣鼓者各一,其进退疾徐全视鼓音,其人皆船户聘请。初一下水,初六乃罢。”民国十六年《简阳县志》载:“五日为‘端午节’。濒水处或扎龙船,水手十数人左右行,纵金伐鼓,船头一人手执小旗指挥进退。划至急流,即纵鸭中流,水手泅入,或沉或浮,期必得鸭而后止,先得者即燃爆竹,花红志贺,欢呼之声震两岸。”关于端午节龙舟竞渡风俗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据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指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这种说法因其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情怀和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因而影响最大。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龙舟竞渡的习俗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有了。在屈原本人的诗歌作品中,就有反映龙舟竞渡风俗的内容。如《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学者们认为诗中所说的“舲舟”便是一种狭长而轻小的竞渡船。另据宋高承《事物纪原》说:“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越地传》也说,竞渡习俗源于越王勾践好水战。可见说竞渡的习俗源于屈原投江是牵强的。据一些学者考证,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原始意义,当是人们祭神娱神以祈获保佑的一种宗教活动。作为一种发端于荆楚稻作地区的岁时风俗,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水稻生产的农事活动息息相关。水稻的生长对水的需求是经常的,而且需求量远比玉米等旱作植物大得多。五月仲夏时节,干旱时有发生,而此时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农家对雨水的期盼心情可想而知。人们用龙舟竞渡的形式,模拟龙的形象,显现龙的神威,其用意是为了激发龙的神性,保佑一方风雨遂人,稻作物丰收。
对龙舟竞渡习俗由来的原始意义,从一些地区和民族传说中也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湖南长沙东郊的梨镇,每年端午节都要在浏阳河上举行龙舟竞渡活动。当地有一古老的传说,对这一习俗的由来做出了这样的诠释: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金角老龙因误了行雨而触犯天条,玉皇大帝决定在五月初五日斩其龙头,并交由大唐丞相魏征监斩。后金角老龙设计使大唐皇帝就范,封他“每年正月连头十日,五月脱头五日”。自此以后,当地百姓便在正月初一至十五仿制连头金龙玩耍十五日,五月初一至初五将金角龙头置于船头划船竞渡五日。这则传说无疑是在龙船竞渡祈雨求丰年的民俗事象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贵州清水江畔居住的苗族关于龙舟竞渡的传说也和请龙祈雨有关。相传从前在清水江边住着一位叫保和的苗族渔民。一次,在河中打鱼时,他的儿子九保被江中的恶龙杀死。保和为给儿子报仇,潜入龙洞,烧死了恶龙。后来恶龙托梦给人们,请求当地百姓行好,用杉木仿照它的样子,在清水江上划上几天,就像我活着时一样在江中嬉游,这样我还会兴云作雨,保你们五谷丰登。这个梦传开后,当地人们每年都在江上举行龙舟竞渡活动。这一传说同样说明,龙舟竞渡是为了模拟龙的形象,以使龙保佑人们风调雨顺。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传说是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因这一节日的主要活动为妇女乞巧,所以又称为“乞巧节”。这一天,还有七夕沐浴汲圣水的习俗。传说这一天,天上的仙姬织女要下天河沐浴,因而天河之水便有了仙灵之气。
在古人的自然信仰中,认为天、地、人是相互感应的,天河的水与地上的水是相通的,因而地上的水便也具有了仙灵之气。可见,七夕汲圣水与沐浴习俗表现了对水之神秘力量的崇拜。
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载:“阴历七月七日,百色县之人民,谓是日寅卯未通光之前,仙姬下河沐浴,此日天水之味,较平常格外清洌甘爽,可以治病长寿。因此,人人皆分外早起,多往河中取水,竟有全夜不睡者,三更以后,即有人行走之声,及水桶之声。迨至天明,满街水湿淋,如下雨一般。所取之水,以净瓮盛之,以待逐月之用。七夕节,百色称为双七节,是日所汲之水,称为双月水。”“家汲井华水贮之,以备酒浆,曰圣水。”“七夕之夜,鸡初唱,汲河水贮之,以疗热病。若鸡二唱,则水味不同,不能久贮也。”“七月初七,为七娘会。乞巧,沐浴天孙(织女)圣水。以素馨苿莉,结高尾艇,翠羽布篷,游泛沉香之浦,以象星槎十四。”这些记载,解释了七夕汲水贮存、沐浴的由来。俗信认为,七夕之水为圣水,可以久贮不坏,可以驱邪除病,因为此中的水经过了仙女的沐浴。
七月七日洗浴净身的习俗,在我国江浙一带后来演变成洗头的习俗,所以又称七夕节为“洗头节”。是日,妇女们一大早就到井边打水,采摘槿叶搓碎和水,调成胶水状,用以洗头。而七夕汲水贮存的习俗,主要流布于两广地区。《广东新语?水语》载:“广州人每以七夕鸡鸣初,汲江水或井水贮之。是夕水重于他夕数斤,经年味不变,益甘,以疗热病,谓之圣水,亦称天孙水。”清道光《西宁县志》载:“七日,……五更汲井华水或河水贮之,以备酒浆、药饵,名曰‘七夕水’,经岁不坏。”民国十六年《东莞县志》载:“七日,曝衣书。其夜,女儿穿针结彩为‘乞巧会’。汲潮水蓄之,经年不败,可以疗病。”民国十六年《龙州县志》载:“七日,相传是日有仙人浴于河中,是早汲水,藏之经年不生孑孓,水甚清凉,能医热症,故好事(者)每多储而藏之。试之,亦颇见效。”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由于俗信认为七夕之水是“圣水”,清凉不腐,于是,人们给该日储存的水派上了各种用场,如解热、和药、酿酒、制酱、做醋等。这种习俗,包含着人们视水为吉祥洁净之物的观念,同样是对水崇拜的产物。
除了以上著名的岁时习俗外,与水相关的岁时习俗还有立春、迎春、鞭耕牛和春社祭神祈雨等。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此节正值黄河流域气候转暖、大地回春之际,是一年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在古代,立春这一天要举行迎春、鞭打耕牛的活动,以表示劝农耕,祈求丰年。立春举行迎春的仪式由来已久。《礼记?月令》说:“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郊。”这是一种迎春祭祀的仪式,其目的在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有劝民农耕的示范作用。
从唐代起,立春迎春活动中开始出现了鞭春牛的仪式。春牛,即土牛,即用土塑成的牛。先秦时,土牛是用来展示游行的,时间在冬季将尽的时候,目的是送冬迎春。至汉代,出土牛的仪式移至立春,成为迎春以劝农耕的活动。至唐代又一变为鞭土牛习俗,并一直沿袭至明清。清末,还出现了用纸扎的春牛。立春鞭春牛的习俗,除了具有告示春耕、劝农劳作的功用外,还包含着对司雨水神的祈求观念。俗信认为,牛是司雨的水神,是人们旱时祈雨、涝时祈晴的对象。《太平御览》卷十一引顾微《广州记》说:“郁林郡山东南有一池,池边有石牛,人祭祀之。若旱,百姓杀牛祈雨,以牛血和泥,泥涂牛背。祀毕,则大雨如注。洗牛背泥尽则晴。”牛为祈雨对象,所以鞭春牛有祈求牛神保佑风调雨顺的意义。
春社,是古代农历二月祭社神——土地神以祈丰年的节日。《周礼?肆师职》说:“社之日莅,卜岁之稼。”郑玄注曰:“为取地财也。”《礼记?月令》说:“择元日,命民社。”郑玄注曰:“春事兴,故祀之,以祈农祥。元日,谓近春分前后戊日。元,吉也。”这些记载说明春社祭社神是为了祈丰年。由于农作物的丰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雨水的作用,故祈丰年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祈雨活动。
《诗经》中已出现了直接表达人们祈求降雨的诗篇,如“以社以方,我田既藏,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小雅?甫田》);“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小雅?大田》)。可见早在周代,古人祭社神祈丰年就已包含着祈雨的重要内容,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农业对自然降雨的依赖程度。另据《渊鉴类函》卷十八引《提要录》载:“社公、社母不食旧水,故社日必有雨,谓之社翁雨。”也说明祭社为祈雨。
春社所祭祀的社神,主要是大禹、句龙,他们都是人物水神,都有司雨的神性。
大禹是中华民族最为崇拜的治水英雄。《淮南子?汜论训》云:“禹劳天下,死而为社。”注曰:“劳力天下,谓治水之功也。托祀于后土之神。”禹被奉为社神,缘于他为民治水,立下不世之功,还因其具有水神的神性。另一位社神句龙,为水神共工之子。《礼记?祭法》说:“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为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也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共工氏和句龙都是传说中远古时代的首领,共工为水神,而句龙作为共工之子,自然具有水神家族遗传的神性。另外,在古人的观念中,一些地方性的社神,如土地神、树神等,也具有兴云生雨的神性。由此可见,古人选择具有司雨水神性的神为社神,是由社的祈雨性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