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洪涝灾害统计 

发布时间:2014-07-23

  1998年松花江洪水

  雨情 6月至8月中旬,受东北低涡影响,嫩江流域一般降雨400~1000毫米,比常年偏多3成至2倍。先后有3次较大降雨过程:6月18日~24日,嫩江上游及支流诺敏河普遍降中到大雨局,局部降暴雨,嫩江中游支流雅鲁河、绰尔河、洮江河普降大雨,嫩江流域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雨,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

  水情 嫩江流域发生了3次洪水。第一次洪水6月2日嫩江干流阿彦浅站洪峰流量7040立方米每秒,超守历史实测最大值,第二次洪水发生在7月下旬,以雅鲁河、绰尔河来为主,第3次洪水发生在8月中下旬,为全流域性洪水。22日哈尔滨水文站洪峰流量1.66万立方米每秒,洪水重现期相当于130年一遇,水位达到120.89米,这场洪水流量均超过历史实测最大值。

  1998年长江洪水

  雨情 1998年汛期,长江以南地区降雨量较常偏多,暴雨日数多、强度大、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汛期,长江流域降雨大致分为4个阶段:6月12日~26日,降雨集中在鄱阳湖和洞庭湖区,一般降雨300~800毫米,6月27日~7月15日,降雨集中在四川、重庆及鄂西北等地,降雨100~300毫米,7月20日~31日,降雨集中于长江中游沿江地区,一般降雨200~500毫米,8月1日~27日,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三峡区间,一般降雨200~500毫米。

  水情 6月28日湘江长沙洪峰水倍39.02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7月5日监利、九江、武穴站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8月2日,九江站最高水位23.03米,超过历史最高水全(1995年)0.83米。超过历史最高水全(1995年)0.3米。8月17日长江上游干流宜昌站出现入汛以来最大的6次洪峰6.33万立方米每秒,20日螺山34.95米,洪峰流量6.78万立方米每秒,超历史最高水位0.78米,8月19日汉口水倍达29.43米,洪峰流量7.11万立方米每秒,仅次于1954年。这次洪水的特点是:全流域性,长江中上游干支流相继发生大洪水。其中岷江、嘉陵江、情江洪水超过1954年。

  1998年西江洪水

  雨情 6月14日~26日历时12天的持续性暴雨过程。暴雨中心的柳江和桂江水系面雨量超过400毫米,以广西兴安桂江华江站次降雨986毫米,12小时降雨264毫米和柳江长安站最大24小时(21日)355毫为最大。

  水情 桂江上游漓江水文站6月份出现4次洪峰,6月24日最高水位147.70米,相应流量5380立方米每秒,均超守1936年以来的实测值。梧州水文站6月28日洪峰水倍26.51米,超过保证水倍8.51米,相应流量5.29万立方米每秒,为1990年设站以来仅次于1915年的第二次大洪水,重现期为100年一遇。

  1996年柳江洪水

  雨情 7月16日至21日,受地面静止锋、高空低压槽及低压切变线的共同影响,柳江水系降暴雨到大暴雨,面平均雨量达305毫米,暴雨中心的融水县再老站最大24小时雨量达779毫米,7天降雨1689毫米。

  水情 7月19日21时柳州洪峰水倍92.43米,洪峰流量3.38万立方米每秒,为本世纪以来的最大洪水,为百年一遇,由于其它河流来水不大,7月22日西江干流梧州站最高水位23.30米,洪峰流量4.03万立方米每秒,为一般洪水。

  1996年洞庭湖及长江中游洪水

  雨情 要有3次降雨过程:7月1日~4日,暴雨中心在三峡区间及澧水流域,致使宜昌水文站洪峰流量达4.07万立方米每秒,第2次8日~11日降雨较广,但强度不大,日平均雨量在50毫米左右。第3次13日~17日,是造成洞庭湖洪水的主要造洪大暴雨。

  水情 受降雨影响,沅水五强溪于16日和18日分别发生4万立方米每秒(相当于100年一遇)和3.2万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19日最高库水位达113.26米,超过千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最大汇流量2.64万立方米每秒。22日洞庭湖城陵矶最高水位35.31米,最大出湖流量4.43万立方米每秒,超过实测记录。

  1996年河海流域南系洪水

  雨情 暴雨区集中在淮河上游干流及淮南山区,息县以上最大7天降雨量超过500毫米的笼罩面积为707平方公里,暴雨中心信阳尚河日雨量377毫米,7天累计雨量799毫米。

  水情 这次降雨,历时较长,雨区自西向东移动,使淮河上游涨水,15日息县洪峰流量1.5万立方米每秒。16日淮滨站1.66万立方米每秒,王家坝1.76万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30.35米),均相当于50年一遇。

  灾情 这场洪水受淹农田50.7万公顷,受灾人口365.23万,死亡480人,倒塌房76.07万间,冲垮堤防845公里。

  1991年淮河洪水

  雨情 5月份,淮河水系平均降雨176毫米,是常年的2.1倍,使江河湖库底水充盈。6月28日至7月11日,淮河雨降暴雨,300毫米以上雨区在淮河干流两侧及其以南地区,大别山区及里下河地区雨量均在500毫米以上,本次降雨总量480亿立方米。

  水情 淮河流域发生了两次较大洪水,60天洪水总量5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年一遇。淮河干流主要站出现仅次于1954年的最高水位。

  灾情 受淹面积10万公顷,受灾人口61万人,安徽省有38个城市一度进水,全流域受灾耕地551.7万公顷,成灾401.6万公顷,受灾人口5423万人,死亡572人,倒塌房屋196万间。

  1991年太湖洪水

  雨情 5月19日入梅至7月13日结束,梅雨期长达56天,为近40年来梅雨期最长,雨量最大的一年,太湖流域面平均雨量达790毫米。

  水情 太湖水位自6月12日3.34米起涨至7月16日出现最高水位4.79米超过历史最高水倍0.14米(1954年为4.65米),并持续14天。

  灾情 太湖流域农田受灾面积76.9万公顷,受灾人口1182万人,死亡127人,倒塌房屋10.7万间。

  1982年黄河下游洪水

  雨情 暴雨中心区主要在漳卫河,中心林县石板岩1072毫米。暴雨区呈南北向分布,5天平均雨量3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约408万平方公里,三花区间5天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笼罩面积4.09万平方公里。

  水情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淤积,花园口至孙口河段,本年最高洪水位较1958年普遍高1米左右,开封柳园口高2.09米,长垣马寨至范县邢庙高1.5~2.02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洪水位。

  1975年8月淮河上游洪水

  雨情 8月2日~6日,海河流域南系降暴雨~大暴雨,历时4天。4天雨量在100毫米的范围达8万平方公里,200毫米以上的范围1.5万平方公里,400毫米以上的达0.36万平方公里。

  水情 8月2日~6日,海河流域南系降暴雨~大暴雨,历时4天。4天雨量在100毫米的范围达8万平方公里,200毫米以上的范围1.5万平方公里,400毫米以上的达0.36万平方公里。

  1968年淮河大水

  雨情 暴雨区集中在淮河上游干流及淮南山区,息县以上最大7天降雨量超过500毫米的笼罩面积为707平方公里,暴雨中心信阳尚河日雨量377毫米,7天累计雨量799毫米。

  水情 这次降雨,历时较长,雨区自西向东移动,使淮河上游涨水,15日息县洪峰流量1.5万立方米每秒。16日淮滨站1.66万立方米每秒,王家坝1.76万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30.35米),均相当于50年一遇。

  灾情 这场洪水受淹农田50.7万公顷,受灾人口365.23万,死亡480人,倒塌房76.07万间,冲垮堤防845公里。

  1963年海河大水

  雨情 18日~21日100毫米以笼罩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200毫米以上约1万平方公里,暴雨中心在辽宁海城牛庄站最大一日降雨405毫米;上述地区8月份雨量达到350~40毫米,为常年的2~3倍。

  水情 该年洪水次数多、历时长、洪量大,辽河干流铁岭站50天洪水总量36.3亿立方米,超过1951年和1953年仅次于1964年,有记录以来的第2位。

  灾情 由于堤防长期为洪水浸泡,以致多处发生溃口,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1960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253,成灾率0.107,粮食减产率0.073,受灾人口率0.116。在1949年~1990年的42年中,出现等于、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分别为4.6%~6.9%。全国为极重旱年。

  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北方以青、宁、晋、豫4省(市)、南方以湖南省受旱为严重。内蒙古春季普遍少雨,入夏西旱东涝。青海东部农业区,甘肃中南部、宁夏南部、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及山东北部1月~5(6)月降水比常年偏少3成~6成,在四五月小麦关键需水期,降水偏少5成,有的地方偏少7成~9成,塘库干涸,麦作旱情十分严重。西南地区的滇、黔大部、川南,以及华南的闽、粤、桂、琼大部,在前一年冬旱后又持续出现比较严重的春旱,广东沿海、广西南部和海南持续到4月,云南和川南一直持续到5月。湘、赣大部和鄂、黔、川部分地区7月~8月降水经常年偏少3成~5成,夏旱比较严重,对中稻生长影响较大。

  1959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237,成灾率0.078,粮食减产率0.060,受灾人口0.091。在1949年~1990年的42年中,出现等于大、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分别为9.3%和25.5%。全国为重旱年。

  旱区分布在我国北方和南方。西北的甘肃北部、宁夏、陕西,华北的冀北、京、津、内蒙古大部和东北的黑、吉两省部分地区3(4)月~5(6)月降水偏少,出现不同程度春旱;陕、晋、冀3省的南部和豫、鲁大部6(7)月下旬~(8)月上旬未下透雨,夏旱比较严重。华东地区的鄂、湘、皖、苏南和赣北部分地区7月~8月上旬夏旱,部分地区延至9月,出现伏旱和秋旱,以皖、鄂受旱最为严重。西南的川、黔旱我以四川最为严重,川东北先发生春夏旱,而后在7月初~8月下旬在川东发生严重伏旱,而后在7月初~8月下旬在川东发生严重伏旱。 干旱持续60天,70个县受旱,全省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225亿kg锐减为158亿kg。

  1956年淮河洪水

  雨情 本年雨季来得,6月初即出现暴雨,全流域有4次较大降雨过程:200毫以上笼罩面积11.5万平方公里。6月18日~7月1日淮河上中游出现大暴雨。

  水情 洪水较常年提前约1个月,蚌埠站6月9日~9月13日水位均超过19米,高水位持续时间长达95天,超过1954年(63天)。

  1956年8月松花江洪水

  雨情 该年汛期7、8两月降雨持续时间长、次数多。7月24日~8月5日3次降雨在100毫米以上的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洮儿河察尔森站总雨量304毫米,是该站7~8两月多年平均雨量255毫米的1.2倍。

  水情 嫩江各支流7月初开始涨水,8月初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等出现洪峰。27日嫩江大赉站洪峰流量7790立方米每秒,第二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22日最大入库流量达1.6万立方米每秒(相当于70年一遇),经水库调蓄,24日最大出库流量6000立方米每秒,31日下游扶余站洪峰流量5900立方米每秒。

  灾情 当年水灾面积93万公顷,受灾人口370万人,死亡75人,冲倒房屋2.29万间。

  1954年长江洪水

  雨情 1954年长江出现百年来罕见的流域性特大洪水。4月份潘阳湖水系出现大雨和暴雨,赣江上游月雨量达500毫米以上。6月份300毫米以上雨区范围约71万平方公里,总降水量3200亿立方米。7月份总降水量达4280亿立方米,为汛期各月中雨量最大的一月。8月份月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峨嵋山区达600毫米。主汛期5~7月3个月累计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洞庭湖水系、鄱阳湖南山区、大别山区。其中黄山、大别山、九岭山区局部地区雨量达1800毫米以上,黄山站达2824毫米。

  水情 6月初和7月初赣江等河多次发生洪水赣江丁家渡站(外洲)最大洪峰流量分别达到1.29万立方米每秒(6月4日)和1.38万立方米每秒(7月1日);汉江新城8月11日洪峰流量1.64万立方米每秒,汉口以下湖口以上区间支流量最大入江流量达1.36万立方米每秒(7月13日)。在下游全面高水位情况下,6月25日至9月6日上游发生4次连续洪水,宜昌先后出现4月大于5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8月7日最大洪峰流量达6.68万立方米每秒,其下的枝城达7.19万立方米每秒。1954年长江流域主要支流资水、沅江、澧水洪水比较大,重现期为15年一遇;干流宜昌洪峰流量的重玩期为15~20年一遇。以年最大30天洪量为分析指标,则1954年洪水在宜昌站洪量为1390亿立方米,约为80年一遇,城陵矶站约为180年一遇,汉口(洪量1730亿立方米)、湖口站约为200年一遇。

  灾情 该年堤防圩垸溃决,扒口共分洪1023亿立方米,淹没耕地约166.7万公顷,受灾人口达1800余万,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运行。灾后灾病流行,仅洞庭湖区死亡达3万余人。

  1954年淮河洪水

  雨情 整个7月份,连云港、徐州、许昌一线以南雨量均超过300毫米,雨区主要在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据淮委水情处分析,整个7月份,淮河水系平均降雨516毫米,淮南山区及洪汝河、沙颖河中下游雨量最大。

  水情 1954年7月时间大范围的梅雨使淮河流域发生了类似1931年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淮河干流正阳关在中渡以上3天洪量分别为406亿立方米和639亿立方米,小于1931年,其重现期约为45年一遇。

  灾情 全流域成灾面积408.2万公顷。安徽省灾情最重,成灾面积174.7万公顷,河南、江苏成灾面积均为102.7万公顷。

  1951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031,成灾率0.009,粮食减产率0.025,受灾人口率0.029。全国受旱范围较广,但旱情较轻。

  华北地区京、津、冀、鲁、豫北和东北地区西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春旱省雨,冀中和冀北、内蒙古乌盟及赤峰、鲁东南和辽西夏秋旱,作秋物受旱成灾。陇东、宁夏、陕北出现春旱和伏旱。南方鄂东南、湘、赣发生初夏旱和伏旱;川南、黔西和滇中、滇东北1月~4日冬春少雨干旱。

  1949年7月西江洪水

  雨情 自6月22日至30日,西江流域不断出现大到暴雨,历时9天。每次雨量大于200毫米的主要颁在桂江、柳江、红水河流域,暴雨中心位于柳江上游及桂江水系,其中融安、灵川、昭平均超过500毫米,永福站达583毫米。

  水情 6月30日前后,西江上游红水河及支流柳江、郁江、桂江普遍发生大洪水,流量超过4.6立方米每秒的连续7天,30天最大洪量达884亿立方米,仅次于1915年、1998年、1994年,为本世纪第4次大洪水。

  灾情 广西受灾30余县,灾民230万,淹没农田22.7万公顷,桂平一带一片汪洋,田亩及房屋被洪水淹没。仅珠江三角洲受灾面积达16.7万公顷,灾民140万人。

信息来源: | 责任编辑:365体育在线备用